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12/17-18)
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12/17-18)
一般公告

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

( 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放映系列I)

免費入場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2328692581830/

時間:2016/12/17(六)-12/18(日) 14:00-21: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100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選映人:葉杏柔(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計畫統籌)


映後座談

時間:2016/12/18(日) 19:30-21: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100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主持:郭亮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自由撰稿人及譯者)

與談人:

于善祿(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

鴻鴻(劇場導演、劇評人、詩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陳梅毛(台灣渥克劇團創團人、台北小劇場聯盟發起人)


介紹

「視域」與「時差」是內於動態影像檔案(moving image file)的基本問題:鏡頭收錄的內容彰顯攝影者的偏見與排除,影像封存的「絕對時間」在不同時代、不同觀者眼中凝結成不同訊息。如同每人生逢的時代與人生視野的絕對差異,影片檔案本身也有它的絕對意義。然而,這個意義是否僅低限如「證物」,或難掩持攝影機者賦予的「創造」能量,仍取決於觀影者的解讀。

成立於1995年的在地實驗適逢90年代「第三代小劇場運動」,期間,台灣渥克經營的「甜蜜蜜」空間與戲劇節、台北小劇場聯盟籌組、放風藝術節與牯嶺街小劇場空間爭取等事件陸續發生,都成了在地實驗見證與協力的文化運動。今年(2016)起,因為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ET@T Archive)建置計畫進行,20-30歲的計畫團隊一次次地在陌生的影像中找線索,也因此滾雪球般地兜出二十餘年前參與其中的劇場工作者。

影像真切地帶領觀影者進入鍛鍊魔術般的行為現場,但「現場」終究不在螢幕前,而是環繞在「劇場」的那個能力場域。「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為「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放映系列」第一場,由在地實驗與牯嶺街小劇場合辦,試以讓劇場影像在劇場顯影,並由影中人現身說法,揭露那些藏匿在影像中難解的喜怒哀樂。

關於「第三代小劇場運動」一說參考自:參考網頁


放映片單

*每場放映結束後約有15-20分鐘的休息時間,開放現場觀眾即席討論。

12/17(六)

14:00 《利西翠妲之越Queen越美麗》,紅綾金粉劇藝工坊,1996.10.05,耕莘實驗劇場(78min)

15:30 《重金屬秩序》排演紀錄,台灣渥克劇團,1996.02.13,見山藝術(60min)

17:00 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金枝演社劇團,1996.12.21,台北萬華(77min)

19:30 《士兵的故事》演出、座談,差事劇團、Babylan劇團,1996.11.02,皇冠小劇場(73min)

 

12/18(日)

14:00 《日蓮,喃喃自語的島》彩排、演出與訪談,臨界點劇象錄,1996.01.11,臨界點劇象錄劇團團址(113min)

16:30

  1. 在地新聞-中正二分局派出所小劇場開幕藝術節-百樂門大戲班《百樂門釣蝦場》,1998.11.13,牯嶺街小劇場(13min)
  2. 在地新聞-渥克一夜節無所禁忌放肆做戲,1999.07.01,牯嶺街小劇場(15min)
  3. 在地新聞-易逝的青春與美麗的詩篇《阿珂》表演片段與導演訪談,台灣渥克劇團,2001.08.17,牯嶺街小劇場(18min)

17:30

  1. 在地新聞-放風藝術節,1998.05.27,差事團團址(首度曝光)(23min)
  2. 在地新聞-放風藝術節,1998.06.03,差事團團址(首度曝光)(23min)
  3. 在地新聞-放風藝術節,1999.05.08,中正二分局(首度曝光)(4min)

主辦單位:在地實驗

合辦單位:牯嶺街小劇場

媒體合作:數位荒原

特別感謝: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關於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ET@T Archive):

http://archive.etat.com/

「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於2016年上線,檔案格式包含影片、照片與文章,多數內容為在地實驗(ET@T)1995年成立以來所拍攝的藝術創作、文化運動影片,與相關媒體報導、出版品。首波上線的檔案為1995-2001年間,台灣「劇場/表演」與「聲音/音樂」創作、排練影像,以及相關文宣圖檔。這批資料多為首批曝光影像,有賴以下創作者慷慨授權分享:

劇場/表演影片:Al Santos、Babylan劇團、Nestor Hotillia、十三月劇場、台灣渥克劇團(張碩修、陳梅毛)、光之片刻表演會社(劉守曜)、江之翠社區劇團、百樂門大戲班(陸慧綿)、自律神經@過敏性失調.劇團(湯皇珍、謝東寧)、吳菀菱、吳德淳、身體藝能師範(廖晉儀)、金枝演社劇團、柳春春劇社(鄭志忠、朱哲毅)、紅綾金粉劇藝工坊(吳大綱)、差事劇場(鍾喬)、密獵者劇團(鴻鴻)、梵體劇場(又名「極體劇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匯川創作社(張忘)、臨界點劇象錄(詹慧玲)、鏡外劇團、歡喜扮戲團(吳現山)。

聲音/音樂影片:431樂團(沈懷一)、史辰蘭、田中能 Atau Tanaka、江子翠社區劇團、夾子大樂隊(應蔚民)、怒罵沼澤 Schimpfluch、紀榮達、陳明章音樂工作室、無聊男子團結組織(楊友仁)、董事長樂團、董運昌、零與聲音解放組織(林其蔚、劉行一、劉柏利)、廖銘和 Dino、濁水溪公社、瓢蟲樂團、糯米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