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愛哩去死啦」——八〇年代的阿母與九〇年代的阿罵
活動時間
Jul
13
2020
第 2 場
VA hub (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353巷20號B1)
第二講:「愛哩去死啦」——八〇年代的阿母與九〇年代的阿罵
【第二講】
「愛哩去死啦」——八〇年代的阿母與九〇年代的阿罵
繼第一場小講座的「多桑、父親、阿爸」之後,第二場要來談談「八〇年代的阿母」與「九〇年代的阿罵」。
這也是一個立基於對立圖式的、粗略梗概式的輪廓測繪,而且不只描摹「阿母」與「阿罵」的銀幕人物形象,也是以此二形象作為座標,追溯形象之所以被如此打造或製作,其背後與周邊的政經文化機器運轉以及電影或影音技術的形式變革。
阿母與阿罵,都是倖存者——前者是父權的倖存者,後者是政權的倖存者。
八〇年代的台灣新電影,(尤其是台灣新電影的「內部它者」,比如張毅、王童、虞戡平、吳念真),有幾部重要作品乃是以「阿母」的「生命史」與「家計史」,勾劃「台灣戰後社會經濟史」——這與八〇年代新電影在「成長史/自傳書寫」與「重建/重寫台灣史」的敘事疊合有關,也與「母親的名字叫台灣」有關。阿母是以「沉默」的、「身體性」的存在,在父權政經巨輪的輾壓下,活了下來。
九〇年代的「阿罵」,則是以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家屬或「遺孀」形象,以其「見證」(視覺)與「口述」(語言)的形式,而被建立起來——其中兩個核心圖像,乃是「張捷」與「陳澄波的遺照」,以及「蔣碧玉」與「鍾浩東的遺照」。九〇年代的「阿罵」成為(台灣創傷)「記憶」的載體或集合體。「見證」與「口述」成為九〇年代影音敘事的關鍵動力與形式。
同時,九〇年代的影音(媒體)爆炸與後解嚴時代的文化(商品)爆炸,作為台灣創傷記憶之載體的「阿罵」,也迅速被轉化為量產的懷舊符號商品(比如「開喜婆婆」),進入大眾娛樂消費的體系。但也和九〇年代時期戰後嬰兒潮中產階級的轉向保守化有關——對於九〇年代正值文化生產與消費之主力的青壯世代來說,戰後嬰兒潮,亦即父母那一代,幾乎都是國民黨戰後生產線的產品,反而是經歷日治時代文明開化/摩登現代性(因而必然痛恨國民黨光復所帶來之黑暗)的阿公阿罵,反而和孫輩同一陣線。
最後,本次講座也將以「從文英阿姨到魔法阿罵」作結——講座標題「愛哩去死啦」就是文英阿罵在《熱帶魚》裡的知名佳句。

● 經費補助:文化部2020「因應提升補助」
● 為達影像充分講解效果,本場次無直播
● 本座談為「Re:Play 操/演現場」展覽「檔案現場」電影系列座談第二場
● 共同主辦:C-LAB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在地實驗
圖片來源
講者介紹
陳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