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〇年代台灣(小)電影的海濱廢人、廢墟風景、島嶼邊緣-何平《十八》(1994)
活動時間
Jul
07
2018
第 2 場
在地實驗(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60號七樓)
九〇年代台灣(小)電影的海濱廢人、廢墟風景、島嶼邊緣-何平《十八》(1994)

九〇年代(小)電影系列座談的第二場,以何平導演的《十八》(1993)作為核心──這是一部取鏡於台灣北海岸的、關於「海濱廢人」的、怪力亂神的、充斥著性與暴力的電影。

於是,首先,我們將從童偉格書寫故鄉北海岸的小說出發,回溯台灣文學裡的「浪人/廢人」系譜:「七等生─(施明正)─舞鶴─(駱以軍)─童偉格」,藉此探問九〇年代的「浪人/廢人」(以及「頹廢的獨派」) 在政治上與文化上的涵義。

其次,我們從雷驤「戒嚴時代寫生」與林亨泰〈 風景NO.2〉啟程,重新凝視八〇年代以及千禧年之後視覺藝術與台灣電影裡的「海濱風景」:張照堂《王船的祭典》( 1980)、楊德昌《海灘的一天》(1983)、侯孝賢《戀戀風塵》(1986)、萬仁《惜別海岸》(1987);千禧年前後,實驗紀錄片「流離島影」系列 (1999),姚瑞中「台灣廢墟迷走」(1996-2006),黃信堯《帶水雲》(2010),鐘聖雄與許震唐的《南風》(2013),以及鍾孟宏導演 (或攝影師「中島長雄」) 鏡頭裡的西海岸荒原風景。這些「負面」或「負片」式的廢墟海濱風景,作為「界線」、「中介地帶」、「邊陲地區」,與九〇年代「台灣作為一個島嶼」而浮現有何關係?與九〇年代「海洋台灣」論述的出現關係為何?

這些「島嶼邊緣」的「風景」 (包括了影像與論述),恰恰可以反映九〇年代「中心vs.邊緣」的白熱論述,亦可省視此一論述怎麼在千禧年之後逆轉並且重構。而九〇年代小電影自那以後始終零星的位居台灣電影史和電影論述的「邊緣」地帶,是否有機會在觀眾和論者的回頭檢視之後得以潛勢復甦、游擊當下的「中心」。(文/陳平浩)

 

✦ 本場論壇將放映電影《十八》。影片是限制級,未成年的朋友歡迎放映後(大約15:00)進場
✦ 圖片來源:電影《十八》

⊗ 版權因素,本場紀錄影片將不收錄映後座談時放映的電影片段 ⊗

✦ 組織營運贊助: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相關資料
  1. 參考資料風景No.2(林亨泰)
  2. 文章海,以及波的羅列:回應龍應台〈面對大海的時候〉(向陽)
  3. 文章[書評] 邊緣的對應:童偉格小說中的廢棄與剩餘(秘密讀者)
  4. 參考資料黃錦樹《論嘗試文》提及雷驤
  5. 文章深別(雷驤)
  6. 影片海灘的一天
  7. 文章海洋和島嶼之間,漂離和佇留之際─萬仁的《惜別海岸》(陳平浩)
  8. 參考資料文化部電影工具箱—十八(1993)
  9. 文章超紀實之眼:論張照堂1970年代的另類紀錄片(孫松榮)
  10. 文章起咒的姿勢:張照堂與攝影主體性的追尋(龔卓軍)
  11. 參考資料《文學、電影、地景學術研討會成果集》
  12. 參考資料尋訪台灣影像地圖:「文學.電影.地景」學術研討會(謝璇)
  13. 參考資料文化部電影工具箱—地景文學
講者介紹
陳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