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的美術館、觀眾與日常生活
活動時間
Dec
21
2014
第 5 場
在地實驗(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60號七樓)
網路時代的美術館、觀眾與日常生活

這場演講從網路在美術館策展領域的發展,來探討數位時代的觀展經驗如何以打破人們對「現實」的既有概念為核心,而這愈趨多元的策展/觀展的可能性,又會如何調整了美術館與觀眾的關係,並且為我們提供理解現實與想像時間、空間與物件的新可能。

 

討論的範例包括1. 將漫遊美術館的經驗搬上網路的計畫,例如Google Art Project和Ikono TV;2. 改變漫遊經驗的新媒體計畫(例如手機app或特殊訂製的機械裝置),例如Tate Britain美術館的After Dark計畫;3. 「網路」本身的檔案化與博物館化。

 

透過這些範例,我們可以反思的問題不只是美術館/博物館的機制演變,也能進一步對於「檔案化的知識」和「日常生活經驗」的關係,提出更深入的思考。洪席耶說過的「The real must be fictionalized in order to be thought」(真實為了被人思考,必須被虛構化)在這樣的討論中,是個頗富啟發效果的提醒。(Jacques Rancière,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trans. Gabriel Rockhill, London:Continuum, 2004, p.38.)

 

與談人:陳美璇,臺師大美術所西洋美術史組碩士,現任語音導覽公司專案企劃,為展覽、博物館、歷史古蹟規劃導覽系統的同時,亦對於展示與導覽手法的變化趨勢保持關注,企圖在知識生產與文化權力複製之外,創造更為開放、具創造性的觀展體驗。

相關資料
  1. 文章The Chapman Family Collection 2002
  2. 影片Jake and Dinos Chapman: The Chapman Family Collection
  3. 文章Google Art Project, 2011
  4. 文章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 - Mobile APP, 2014
  5. 影片Art Project - Teaser
  6. 影片Niki de Saint Phalle à travers les Google Glass
  7. 文章Google Glass Could Replace Audio Guides at Some Museums
  8. 影片Google Glass for Museums
  9. 文章Google Cardboard
  10. 文章After Dark
  11. 文章The Workers, After Dark, 2014
  12. 影片ARART
  13. 影片Streets of London now... and then
  14. 文章Talking Statues
  15. 文章Hello Lamp Post
  16. 影片Hello Lamp Post
  17. 文章Google Night Walk in Marseille
  18. 影片GOOGLE Nightwalk Case film
  19. 影片THE AMP - Art & Meditation Project - Museo Borgogna
講者介紹
江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