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音符:聲響在藝術領域中發生什麼改變?
活動時間
Jun
14
2014
第 1 場
在地實驗(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60號七樓)
拆解音符:聲響在藝術領域中發生什麼改變?

有所謂藝術的聲響嗎,它存在何處,又如何區辨?

從漢斯立克奠定了音樂美學的結構因素後,音樂的評論與批判總是離不開音樂內在結構的因素。但留聲機發明後,聽者無法再回避音符以外的聲響,因為技術媒介已不可避免包涵了音樂以及以外的聲響。無論班雅明、阿多諾等哲學家、社會學家,賦予了聲音在媒介時代新的意義。而數位聲響的無限可能性,留給聽者的問題不再是內涵的聲音結構問題,而更多是如何區辨的問題,如何在聲響中區別出具有美學意涵的聲響。

相關資料
  1. 影片John Cage - 4'33"
  2. 影片Christina Kubisch - Electrical Walks.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na Kubisch's "Electrical Walks" series of works
  3. 影片The world's ugliest music - Scott Rickard, TEDxMIA
  4. 影片Nature Sound 16 - THE MOST RELAXING SOUNDS
  5. 影片Ryuichi Sakamoto and YCAM InterLab. Forest Symphony, 2013-14.
講者介紹
史旻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