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不是藝術」系列
「什麼不是藝術」系列
總共場次
4
May
31
2014 ─── Aug
30
2014
講者:陳逸淳

藝術史上,「什麼是不是藝術?」一直是個充滿煙硝味的提問。我們能夠說出某些東西是藝術,而某些東西不是;我們能夠說有些人是藝術家,有些人不是;我們能夠說某些東西值得放在博物館裡頭,某些東西值得被展出、被追捧、被仿效,是因為對此我們的腦袋裡頭已經有了一些先見了。這些先見讓我們知道,什麼是藝術而什麼不是。本講座要探究的是,面對作品,我們所擁有的這些俗見(doxa)、先見(prénotion)和判斷(judgment),究竟從何而來、如何被建構?再者,這些判斷如何影響我們,甚至影響政策?

Aug 30 2014 14:00 - 16:00
講者:陳逸淳
承續上一次演講題旨,「美學判斷的社會批判:什麼是誰的藝術」將繼續深入探討藝術的正當性的問題:事物是透過怎麼樣的機制,才能成為藝術?如果創作停留在個人的層次,那麼就沒有正當性的問題,既然不為人知,也就無 ...
「什麼不是藝術」系列
Aug 02 2014 14:00 - 16:00
講者:陳逸淳
從台灣的攝影史來看,過去所謂「好的攝影藝術」過去一直很難擺脫政治當權意識形態的糾纏,即便在解嚴之後,攝影藝術百花齊放而逐漸獲得了自主性。某種程度上,攝影仍然受到了某種更隱晦的貶抑;「攝影藝術是次等的藝 ...
「什麼不是藝術」系列
Jun 28 2014 14:00 - 16:00
講者:陳逸淳
攝影曾經被批評為仿效自然,仿效繪畫,曾經只被視為某種技術,而非某種藝術。僅管透過攝影者不斷的努力,攝影似乎在藝術場域之內開始獲得某種正當性,開始被認為是一種藝術,但是當攝影愈來愈大眾化、愈來愈被大量使 ...
「什麼不是藝術」系列
May 31 2014 14:00 - 16:00
講者:陳逸淳
美學的發展從康德的無目的卻又符合目的性的美學出發,可以看到一種內在的、純粹的美學判斷。但是當我們試圖宣稱這樣美學判斷是絕對的事物的時候,在現實中卻時常遭遇到困難:美學判斷如何可能脫離主觀意識,而能夠具 ...
「什麼不是藝術」系列